駕駛模式是越多越好嗎?選得好省油,選得不好有害!
一、驅動模式的工作原理
驅動方式的出現和普及應該得益于電子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因為車輛的駕駛和操控體驗是建立在發動機、變速箱、懸架、方向盤等硬件基礎上的。這些硬件過去是由驅動程序直接控制的。電子化后,駕駛員向計算機發送信號,計算機控制車輛。
簡單來說,驅動模式就是對硬件(速度、轉速、身體姿態等)進行調整和干預。)通過電子控制硬件和傳感器按照設定的操作邏輯和程序模式,從而創造不同的駕駛體驗。
而且驅動模式并不是萬能的,而是硬件性能的關口,因為硬件本身的性能上限是固定的,無法改變,驅動模式只是幫助關閉或打開上限。
二、常見的駕駛模式有哪些?
駕駛模式的出現是為了滿足不同駕駛習慣和駕駛條件的需要。常見的駕駛模式有三種:普通模式、ECO模式和SPORT模式。
普通模式是平衡的象征,為了保持動力不變,獲得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在普通模式下,汽車的油門響應最均衡,操控感更簡單舒適,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經濟模式(ECO)是靈巧和經濟的象征。用合理的檔位控制發動機轉速,可以有效提高燃油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油耗,是城市通勤的最佳選擇。
運動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在運動模式下,懸掛較硬,通過提高發動機轉速或快速降檔,車輛會瞬間爆發出更大的動力。更具侵略性的駕駛風格,更好的動力和更快的速度。
另外,常見的駕駛模式有舒適、越野、定制等。在舒適模式下,發動機轉速維持在較低水平,懸掛更軟,方向盤更易操作;越野模式駕駛一般表現為車輛起步時加速極其平緩,油耗高,換擋延遲。定制是按需設置,各有特色。
現在新車習慣引入六七種駕駛模式,但常用的是這三種模式。
如何選擇駕駛模式?
有些車主不我不知道選擇正確的駕駛模式有多重要。如果不顧路況把D堵到底,不僅油耗高,還會對車造成損傷。不同的路況要對應不同的駕駛模式。
超車時可以使用運動模式。當車輛在起步階段有高扭矩輸出時,延遲升檔時間會增加維持高扭矩的時間。普通家用汽車運動模式的一般做法是提高發動機轉速,比普通模式高500-800轉,但運動模式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動機本身的性能。
正常模式:正常行駛情況下可長時間使用。按照車輛正常狀態工作,平時以正常模式行駛,可以很好的實現經濟性和動力性的平衡。在這種模式下,懸架硬度適中,油門響應靈敏、舒適、敏捷。
經濟模式:在ECO模式下,行車電腦會減少噴油量,控制變速箱的換擋邏輯,限制部分動力輸出。ECO模式在城市擁堵的情況下有一定的節能效果。不過ECO會不會省油還要看具體情況。在直道路況下,ECO確實有一定的節油效果,但是在崎嶇不平的地方,不僅不會省油,反而會增加車的油耗。
總結:
駕駛模式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懸。普通模式、經濟模式(ECO)和運動模式構成了大部分。雪地、雨林、沙地等駕駛模式比噱頭更實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