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還得是BBA 2023年德系豪車搶先看

2023-01-28 00:03:00 作者:謝鵬
1奔馳:GLC/A級/B級/CLA/EQE SUV回頂部

【太平洋汽車 新車頻道】什么是豪華車?答案可以是很復雜,要有科技、有性能、有服務;也可以是很簡單,過年開回家能讓村口大叔大媽覺得你小子在外面出息了的。

無論什么答案,都繞不過德系豪車BBA,奔馳寶馬奧迪。在開始2023年奮斗時,何不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看看bba今年發布了什么你看得上眼的心水車。

1
 
奔馳2023
奔馳2023入華新車
北京奔馳新一代GLC、新一代E級、EQE SUV、A級中期改款(A35L)、GLA中期改款
 進口奔馳 EQS SUV、GLC Coupe、S級插混、CLA/CLA Shooting brake中期改款、B級中期改款
 邁巴赫邁巴赫S級插混、邁巴赫EQS SUV、邁巴赫S級Haute Voiture限量高定 
AMG AMG SL、AMG S63 E Performance、C63 E Performance、AMG A45中改 
新一代奔馳GLC長軸距版

北京奔馳新一代GLC擁有比海外版本更長的軸距,同時針對部分配置細節作出調整。全新一代GLC與新一代奔馳C級同享MRA2平臺,其整體設計風格并沒發生巨變,主要針對部分細節設計有所改變。據悉,新一代國產奔馳GLC亦有望在2023年3月正式上市。

  外觀部分,新一代國產GLC基本和海外版維持一致,將提供兩款格柵造型可選,整體形狀與現款較為接近,但邊角的處理更為柔和。其中,AMG Line的格柵造型,內嵌密集的3D形圖案。而另一款則采用直瀑式設計,下方保險杠也有更大面積的鍍鉻裝飾圈。

  前大燈是新一代GLC變化最大的地方,采用了"開眼角"式的設計,倒三角的形狀與奔馳CLS、A級等車型的設計語言相近,但GLC就顯得較為圓潤,大燈頂部的日行燈直接與進氣格柵相連接。

  新車側面并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原本平直的窗線下沿變成了和GLA相似的向上揚起。另外,現款的腰線位于門把手下方,新款改為前后大燈延伸出來,并分別與前后車門處淡出消失。

  作為參考,新一代GLC海外版車型長寬高分別為4718/1890/1640mm,軸距為2888mm。而國產版車身尺寸為長4826mm/寬1890mm/高1714mm,軸距為2977mm,除了寬度之外,其他維度都比海外版有所增長。

  另外,新車尾燈也經過重新設計,注入最新奔馳設計風格,倒三角式的造型在C級和S級身上同樣能看到。同時,新車提供19英寸和20英寸、至少四款輪轂造型可選,輪胎規格分別為235/55R19、255/45R20。

  新車內飾同樣與海外版設計維持一致,均沿用與C級相同的新家族式內飾設計語言,包括12.3英寸全液晶儀表以及11.9英寸中控屏,中控屏內嵌第二代MBUX人機交互系統,支持OTA升級。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全新奔馳長軸距GLC SUV首度新增7座版車型,第二排座椅為滿足第三排乘客上下車,支持按比例放倒。

  新車在配置方面還將標配越野駕駛模式(off-road driving mode)和下坡速度控制系統(DSR),重要的越野相關信息清晰地呈現在兩個顯示屏上。儀表屏展示傾斜度、坡度、地形海拔、地理坐標和指南針等道路信息,以及行駛速度和發動機轉速。

  動力部分,全新一代長軸距GLC前期會搭載2.0T四缸發動機+ISG集成式啟動發電機技術,其中GLC 300L 4MATIC為高功率車型,最大輸出190kW(258PS),和老款車型維持一致,而低功率版GLC 260L 4MATIC最大輸出150kW(204PS),比老款車型小幅提升5kW。

  另外,我們從官方獲悉,未來還國產版GLC還將提供PHEV插混車型。作為參考,海外版的新一代GLC PHEV車型搭載了第四代插混系統,使用2.0T四缸發動機,分別提供了GLC 300e 4MATIC和GLC 400e 4MATIC兩款車型,300e車型系統最大輸出313PS、系統最大扭矩550N·m、零百加速6.7s;400e車型系統最大輸出381PS、系統最大扭矩650N·m、零百加速5.6s。搭配31.2 kWh高壓電池組,WLTP純電續航力超過100公里,最高車速限制在140km/h。充電可使用11kW交流充電設備,也支援60kW直流快充,30分鐘便可完成充電。

新款奔馳A級

新款奔馳A級家族涵蓋兩廂版、三廂版、AMG A35(A35L)與AMG A45共4款車型,新車主要針對前臉進行煥新,同時針對MBUX人機交互系統進行升級。

  外觀方面,新款A級家族換裝更具肌肉感的機艙蓋,搭配滿天樣式的進氣格柵和貫穿式前包圍,進一步凸顯該車的運動屬性。尾燈的內部結構也進行了升級,整體上并沒有特別大的改變。

  走進車內,新車繼續配備7英寸/10.25英寸液晶儀表與10.25英寸中控觸摸屏,并搭載最新的MBUX人機交互系統。此外,新車也將標配全新Nappa真皮方向盤等,在高配車型上加入新的內飾顏色與星形圖案進行點綴。

  動力方面,新款AMG A 35擁有兩廂與三廂兩種形式,繼續搭載2.0T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225kW,峰值扭矩400·m,同時換裝了8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新款AMG A45 S的外觀也將進行升級,包括復古的拉花、山灰色車漆、空氣動力學套件等,車內也加入了熒光橙色進行裝飾。動力部分繼續搭載M139 2.0T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310kW,峰值扭矩500N·m,官方百公里加速時間3.9秒。

新款奔馳B級

作為中期改款車型,新款奔馳B級主要在前臉細節等位置進行調整,同時推出了燃油版與插混版車型。

  外觀方面,新車采用了全新的大燈設計,其中B 250 e車型還配備有AMG造型套件,包括滿天樣式的中網以及亮黑色的密幅輪圈。據悉,新款B級將提供4款輪圈樣式與10種車漆色可選。

  新車內飾基本保持不變,延續7英寸/10.25英寸液晶儀表與10.25英寸中控觸摸屏,并配備了MBUX人機交互系統。除此之外新車還將全新Nappa真皮方向盤作為標準配置。

  動力部分,B 250 e車型將搭載1.3T插混系統,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20kW,峰值扭矩270N·m,升級后的電機功率提升至80kW,匹配容量為15.6kWh的電池包,WLTP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為67km-77km。

新款奔馳CLA

梅賽德斯-奔馳新款CLA家族包括普通版的CLA四門轎跑、CLA Shooting Brake獵裝車以及AMG版本。新車作為中期改款版本,針對內外設計、配置和動力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優化升級。

  目前國內在售的第二代CLA (C118) 車系于2019年CES 展發表,經過四年的時間終于迎來中期改款車型。新車整體變化幅度不大,主要在進氣格柵、保險杠等地方有所微調,格柵內加入了目前奔馳車流行的三芒的圖案,LED燈組內部組合亦經過重新排列,讓視覺效果更有新鮮感。

  車尾變化亦不大,僅重新設計的LED尾燈內部燈組,而帶來更簡潔的后保險杠,依車型不同,搭載17至19英寸鋁合金輪轂。車色選擇上,導入Hyper Blue和Starling Blue兩款藍色,并有三組新設計的輪轂供選擇。

  進入到車內,現在全車系標準配備雙10.25英寸液晶螢幕,MBUX系統提供經典、運動和簡約三種顯示風格。方向盤采用Nappa皮革包覆,并可選配加熱功能,飾板則新增深色碳纖維、棕色椴木或棕色超細纖維等材質選配。Burmester 立體音響系統則加入杜比環繞(Dolby Atmos) 功能。停車套件在小改款后也成為標準配備,包含360 度環景,更新后的車道維持輔助系統等。另外Hey Mercedes語音助手也變得更加聰明,能夠學習對話,也可以在不語音喚醒的情況下觸發某些功能。

  而AMG版本方面,這次推出了AMG 35 4Matic和AMG 45 S 4Matic+兩款車型,透過直瀑式專屬格柵、前唇、大型后下分流器、側裙等設計,突顯競技氛圍。

  頂配版的45 S 4Matic+更于前保險杠及下氣壩加諸亮黑飾板,加上四出尾管,彰顯性能地位。

  此外,原廠還針對45 S 4Matic+推出限量版:AMG Street Style Edition,擁有專屬灰色涂裝、方格旗圖樣、19英寸鋁合金輪轂,搭配夜色套件與車身多處的橘紅色調,氣場更顯兇悍。

  AMG版本內飾自然少不了“蜻蜓”方向盤、金屬踏板、運動化座椅、專屬門檻飾板等配置,并可選碳纖維材質強化動感氛圍。

  普通版的新款CLA車系動力頗為多,柴油選項方面,均搭載2.0升四缸柴油發動機,提供三種輸出:116馬力(180 d)、150馬力(200 d)、190馬力(220 d)。汽油版本180和200車型均搭載1.33升四缸渦輪汽油發動機,分別可產生136馬力、163馬力;220 4Matic與250 4Matic版本,配置的是2.0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分別可產生190馬力、224馬力,48V輕油電系統可額外提供14馬力。

  新車全系都將配備48伏智能電機系統,電機可以在車輛起動階段提供10千瓦的額外功率,并在加速階段為發動機提供動力輔助;在制動和加速過程中,智能電機可進行能量回收,從而為其蓄電池及12伏電氣化系統提供電能。

  AMG CLA 35 4MATIC的2.0T發動機升級搭載48伏智能電機系統,最大功率225kW,傳動系統匹配AMG SPEEDSHIFT DCT 8G變速箱和四輪驅動;AMG CLA 45 S 4MATIC+搭載M139 2.0T發動機,最大功率310kW的峰值功率,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1s,同時新車還配備具有AMG扭矩控制功能的AMG智能適時四驅系統,帶來更好的操控。

奔馳EQE SUV

北京奔馳EQE SUV在國內的申報信息有EQE350 SUV和EQE500 SUV兩款動力。EQE350 SUV搭載前后雙電機,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為609km,預計于2023年上半年在北京奔馳順義工廠投產。

  奔馳EQE SUV奔馳EQ系列轎車沿用相似的設計風格,全新的封閉式前臉搭配貫穿大燈組勾勒出家族化設計語言,同時前包圍則作為彰顯運動感的設定,通過黑色裝飾線條呈現出運動車型的設計效果。

  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880/2032/1679mm,軸距為3030mm。此外,新車將提供3種造型的19、20英寸輪圈,輪胎尺寸分別為235/55R19和255/45R20。尾部則使用了傳統造型,其中尾燈組通過貫穿手法設計,這一點與EQ家族轎車非常相似。

  參考此前發布的官圖,新車內飾依舊沿用我們熟悉的MBUX Hyperscreen超聯屏布局,兩側的空調出風口采用了渦輪樣式設計,并擁有環繞的多色氛圍燈。新車采用了棕色的座椅搭配冷色調為主的車門面板,呈現出一定的豪華質感。此外,該車還加入了木材、鋁等材質裝飾,完善了座艙中的設計元素

  動力方面,新車將將搭載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制造的前后雙電機,其中前電機最大功率為135kW(184馬力)、后電機最大功率為215kW(292馬力),峰值扭矩為556N·m,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為609km。

AMG SL

梅賽德斯-AMG SL43作為SL家族的第七代車型,不僅再次回歸2+2的座椅布局,也將從這一代開始劃分為AMG家族,并將間接的替代AMG GT詢底價|查參配跑車。而此次推出的“43”車型最大的亮點是將搭載2.0T四缸發動機,同時也將擁有更為親民的價格。

  新車將與AMG GT跑車共享平臺打造,采用了鋁制車身框架,滿足輕量化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車身剛性,在性能與操控性上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新車將采用軟頂敞篷系統,新車的車身可以看到“SL 43”標志,在前翼子板上還擁有“TURBO ELECTRIFIED”標志。

  新車前臉采用直瀑式的中網設計,其14條垂直飾條復刻了1952年的300 SL的經典設計,搭配夸張的導流槽造型,進一步的展示出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兩側的大燈也使用了奔馳標志性的數字大燈。

  車身側面采用了長軸距、短前懸的設計,為發動機艙預留充足的空間,加上前傾的風擋玻璃,塑造出優雅的車身比例。

  車尾部分,新車采用了雙邊四處排氣造型及動態電動尾翼,加上兩側細長的尾燈,并在內部結構上采用類魚鱗狀的設計,與全新的S級相呼應。

  新車內飾使用了全新S級和C級的設計理念,并沒有采用EQ系列的56英寸大聯屏設計。該車搭載了12.3英寸的數字儀表盤+11.9英寸的信息娛樂系統,還將擁有Burmester音響系統和Nappa皮革座椅。

  智能配置上,新車配備了第二代MBUX信息娛樂交互系統,并擁有AMG TRACK PACE虛擬賽道工程師車載應用。中控屏幕還支持12-32度的角度調節功能,可有效的避免敞篷時造成的屏幕反光。

  座椅采用了2+2的布局,充分滿足日常出行的使用需求,而后部則將容納軟頂敞篷機構。此外,當車速在60公里/小時以下,采用Z形可折疊布料的頂篷可在15秒內完成開合,并配備有AIRSCARF頭頸暖風系統,進一步提升乘客的舒適性。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2.0T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284kW,扭矩480N·m,啟動電機還能短時間提供額外的10kW功率,匹配9擋MCT變速箱,0-100公里/時加速時間4.9秒。

  作為參考,此前推出的SL 55 4MATIC+ 和SL 63 4MATIC+兩款車型,均搭載了4.0T V8發動機。其中SL 55 4MATIC+可輸出最大功率350kW(476PS),峰值扭矩700N·m,零百加速為3.9秒。而SL 63 4MATIC+車型可輸出最大功率430kW(585PS),峰值扭矩800N·m,零百加速時間3.6秒。未來,新車還將提供插電式混動車型,預計將會在2023年正式推出。

奔馳EQS SUV

奔馳EQS SUV車型公布海外售價,新車售價區間為10.44-12.595萬美,約合人民幣72.06-86.94萬元,Exclusive版本不含選裝件的EQS 580 4MATIC SUV售價將達13.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1.25萬元。新車作為奔馳旗下首款純電動大型豪華SUV,同樣基于EVA 2專用電動汽車平臺打造,將主打豪華純電大型SUV市場。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EQS SUV的車型亮點。可以看到,新車的外觀輪廓與此前亮相的邁巴赫EQS SUV相似,保留了EQ家族的設計風格,整體設計僅保留圓潤的車身線條提供十足的高級感。封閉式的暗夜陣格柵與犀利的燈組融為一體,時尚而不失動感。而車尾部分則采用了EQ家族標志性的貫穿式尾燈設計,進一步提升了車型的辨識度。

  和EQS一樣,新車內飾同樣采用了Hyperscreen超聯屏采用曲面屏OLED技術,三塊觸摸式的屏幕幾乎橫跨了整個中控區域,與兩側的空調出風口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這套系統配備了8核CPU和24GB內存,內含英偉達Xavier AI芯片,整套車機系統還可學習駕駛者的用車習慣,主動進行座椅加熱、空調等功能的提示推送。

  前排乘客受益于前方12.3英寸OLED顯示屏,可以在車輛行駛中單獨的觀看視頻。但是為了防止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如果車載攝像頭發現駕駛員的眼睛試圖觀看副駕駛屏幕時,車機系統會將副駕駛屏自動調暗。

  在用料方面,奔馳EQS SUV詢底價|查參配)擁有七種內飾顏色組合,并搭配高級皮革和木材來提升豪華質感。此外,EQS SUV還將配備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 音響系統,以及空氣過濾系統。

  除此之外,新車將會提供7座車型可選,第二排座椅則是標配電動調節功能,具有很強的空間布局靈活性。據官方表示,新車第三排座椅的舒適程度,相比GLE的第三排座椅會更加舒適。

  動力方面,新車會有EQS SUV 450+和EQS SUV 580 4MATIC兩種版本,其中450+為單電機后輪驅動,580 4MATIC為雙電機四輪驅動。450+車型的最大功率/扭矩為265kW/568N·m,580 4MATIC則為400kW/858N·m。續航方面,奔馳官方公布的續航里程以WLTP計算將在600km以上。

  EQS系列的動力電池將由遠景動力提供,EQS SUV電池的容量為107.8kWh,整個電池包分為12個模塊。在充電方面,兩個動力版本最大直流充電功率均為200kW,官方表示使用快充從10%-80%只需要31分鐘。底盤方面,除了越野模式外,像常規的節能、舒適、運動、個性化模式都有提供,搭配電磁懸掛以及空氣彈簧,整個行車質感足以滿足車主的要求。

邁巴赫EQS SUV

梅賽德斯-邁巴赫EQS SUV目前僅公布了概念車。新車將奔馳的豪華品質與模塊化純電架構相融合,還擁有著邁巴赫的專屬元素。新車將率先搶占超豪華電動汽車市場,量產版車型將于2023年正式上市。

2021慕尼黑車展:邁巴赫EQS SUV概念車亮相

  新車前臉采用封閉式格柵設計,擁有三維效果直瀑式鍍鉻飾條裝飾,并進行了黑化處理。其發動機罩上經典的邁巴赫字樣以及直立的奔馳標,都在對經典的一種致敬。

2021慕尼黑車展:邁巴赫EQS SUV概念車亮相

  新車采用了黑曜石黑色金屬涂裝和鋯石紅色金屬漆涂裝拼接配色,不僅B柱上進行了鍍鉻處理,其整個側窗都被鍍鉻飾條進行圍繞,并在C柱上擁有專屬的邁巴赫標識。新車還使用了邁巴赫專屬的24英寸實心電鍍輪圈,邁巴赫的豪華與純電車型的屬性完美的融合。

2021慕尼黑車展:邁巴赫EQS SUV概念車亮相

  此外,新車還擁有一項獨特的配置,當用戶靠近車輛時,門把手會率先伸出;當駕駛員進一步的靠近時,主駕駛位的車門會自動的打開。尾燈采用了螺旋式燈帶設計,還擁有從外向內的動畫演示功能,車頂大尺寸的后擾流板,進一步的優化空氣動力學。

2021慕尼黑車展:邁巴赫EQS SUV概念車亮相

  新車座艙的靈感來源于游艇,營造出輕盈、優雅的空間印象。前排的座椅與邁巴赫S級相似,后排則配備有兩個類似頭等艙的獨立座椅,保證乘客最高程度的舒適。后排中央控制臺以白色鋼琴漆和玫瑰金色飾板進行修飾,加上白色和深海藍的搭配,顯著的提升了整體的奢華感。

邁巴赫EQS SUV概念車發布

  在后排的中央通道下方,擁有一個超大的存儲空間,可儲存折疊桌、香檳酒杯以及車載冰箱等。配置上,新車將會搭載MBUX Hyperscreen人機交互系統,擁有與EQS相似的超大屏幕,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信息顯示。

邁巴赫EQS SUV概念車發布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雙電機四驅系統,綜合最大功率超過385kW,峰值扭矩為828N·m以上,最大續航里程可達600km。

2寶馬:新一代X1/iX1/i7 eDrive50L回頂部

2
 
寶馬2023
寶馬2023入華新車
 華晨寶馬5系長軸距版華晨寶馬X1長軸距版華晨寶馬iX1寶馬i7 eDrive50L
新一代寶馬X2 新一代2系Active Tourer寶馬X5中期改款 
華晨寶馬X1長軸距版

華晨寶馬全新一代寶馬X1延續了海外版最新設計,提供新車提供1.5T和2.0T動力,預計會在2023年正式上市銷售,相對海外版,國產版X1的軸距也將繼續加長。

  新車依舊采用了大家熟悉的雙腎前格柵設計,但尺寸進一步加大,這也是寶馬前格柵近幾年的趨勢,搭配鍍鉻飾條,進一步突顯精致氣息。兩側的大燈也頗具辨識度,雙“7”型的結構點亮后具有不錯的辨識度,前包圍中間的散熱通風開口搭配兩側獠牙樣式的裝飾,進一步強化了車頭的視覺沖擊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代國產寶馬X1的軸距達到了2802mm,相比于上一代國產寶馬X1還加長了22mm,后排空間會進一步提升。此外,它的長寬高分別是4616mm、1845 mm、1641mm。

  新車依舊會提供兩種車身樣式可選,運動套件版本會在前包圍、側面裝飾件、后包圍等部位有所改變。根據申報圖來看,該車預計會提供多達7種輪圈可選。

  內飾圖片暫未曝光,我們可以先看看海外版作為參考。新一代X1配備了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與10.7英寸的中控多媒體顯示屏相連接的雙聯屏設計,并內置了寶馬最新的iDrive 8車機系統,在中控臺下方有一個空間巨大的手機無線充電面板和兩個杯架,而功能控制區域與中央扶手形成了一個斷崖式的設計,并配備了撥桿式的電子換擋機構。另外新車的空調出風口設計也較為獨特,中央是一個一體式造型,副駕駛則是一個雙排的貫穿式設計。

全新寶馬X1/iX1官圖發布 內外大變樣

  動力系統部分,目前申報的有20Li車型(B38A15R 1.5T發動機)和25Li車型(B48A20R 2.0T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凈功率分別為115kW和150kW。

寶馬iX1

寶馬iX1在德國雷根斯堡工廠正式投產下線,寶馬iX1所需的高壓電池也將在該工廠生產。新車是基于FAAR平臺架構打造,除了外觀采用了全新設計,并配備iDrive 8車機系統,預計在2023年正式國產。

  外觀方面,新車與全新寶馬X1有較為相似的設計,不過在中網、前包圍、側裙、后包圍等地方加入了代表新能源的藍色裝飾。此外,新車的充電口位于右后翼子板上,替代燃油車加油口的位置。

  新車內飾同樣是熟悉的設計,配備了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盤+10.7英寸中控屏相連接的雙聯屏設計,并內置了寶馬最新的iDrive 8車機系統。另外新車的空調出風口設計也較為獨特,中央是一個一體式造型,副駕駛則是一個雙排的貫穿式設計。

  動力方面,新車將配備前后雙電機的動力總成,最大功率313馬力,峰值扭矩493牛·米,配合四驅系統。官方零百加速時間僅為5.7秒,同時配備了一個64.7kWh的電池組,根據工況可提供410至435公里左右的續航里程。另外,新車還配備了130kW的快充系統,可在半小時內從10%充電至80%。

新一代寶馬2系Active Tourer

新一代寶馬2系Active Tourer采用了寶馬家族最新的設計語言,內飾以及動力也有所調整,還推出插混動力車型。內飾方面,新車將配備寶馬最新的iDrive 8.0系統。

  新車和寶馬旗下眾多新車一樣,提供M運動套裝和豪華套裝兩種外觀設計,兩種外觀都采用了類似寶馬M3/M4的大尺寸進氣格柵,雖然外觀設計沒有M3/M4那么激進,依舊在保險杠下方保留了下層進氣格柵,但看起來的氣場以及運動感的確變得更強。前大燈組以及霧燈區域都經過了全新設計,讓原本沉悶的寶馬2系旅行車煥發出新的活力。

  M運動套裝版在車頭用上蜂窩狀下格柵設計,保險杠造型也擁有更多棱角,雙色多輻式輪轂看起來也更運動;豪華套裝版車型則顯得內斂很多 ,車頭下層格柵采用更顯大氣的橫向鍍鉻裝飾,保險杠設計也隨著下格柵向車頭兩側延伸,低調又不失時尚感。

  不過為了兼顧實用性,車身側面變化并不大,其長寬高分別為4386/1824/1576mm,軸距為2670mm。雖然新車的車身尺寸有所增大,但車身造型依舊較為臃腫,不過車輛的風阻系數也較為優秀,僅為0.26cd

  為了進一步提升操控性和穩定性,新車的前輪距增加了25mm(至1586mm),后軸的輪距增加了26mm(1588mm)。

  內飾方面,新車中控臺采用了兩塊大尺寸的屏幕組成連體屏,分別為10.25英寸液晶儀表盤和10.7英寸的中控屏幕,科技感更強。其中,車機系統也將更新為iDrive 8.0系統,并帶有導航以及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功能。

  空間方面,新車的后排座椅最多可滑動130mm。此外,行李箱容積增加了90L,后備廂擁有470L的載物空間,而將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積將增加到1455L。

  動力部分,新車將提供插混車型,包括225e xDrive和230e xDrive車型,這兩款車型都配備了1.5T插混系統和14.9kWh的電池,這將使新車在WLTP標準下具備80公里的純電續航。225e的輸出功率為245馬力,而230e的輸出功率為326馬力。

  與此同時,218i車型搭載了低功率1.5T三缸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23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9秒;220i車型搭載了高功率1.5T三缸發動機和輕混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24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8.1秒;223i車型搭載了2.0T發動機和輕混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2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7秒。傳動系統方面,以上車型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

寶馬i7 eDrive50L

12 月 9 日寶馬i7已經在上個月公布售價,當時僅有i7 xDrive60L一款車型,售145.9 萬。預售100-120萬的i7 eDrive50L將于2023年3月投產。

寶馬i7
車型預售價(萬元)
i7 eDrive50L 尊享型 M運動套裝120
i7 eDrive50L 尊享型 豪華套裝120
i7 eDrive50L 領先型 M運動套裝100
i7 eDrive50L 領先型 豪華套裝100

寶馬i7應用第五代BMW eDrive電驅系統,其中i7 xDrive60L搭載前后雙電機,最大功率400kW,峰值扭矩745N·m,零至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4.7秒。續航方面,該車搭載了 105.7kWh 的電池組,在CLTC標準下續航里程最高可達650公里,百公里能耗最低可達17.9千瓦·時。

寶馬并沒有公布入門款車型i7 eDrive50L的動力,按照寶馬的命名習慣,入門款車型搭載的可能是大功率的后置單電機(預計350kW左右),后輪驅動,官方表示i7 eDrive50L續航里程超600km

此外,還有兩款將于2023年內發布的電氣化M Performance動力7系車型,分別是M760Le插電混動車型和i7 M70L純電動車型。M760Le搭載3.0T L6發動機+電動機的混動系統;i7 M60L動力肯定是前后雙電機,最大功率可能在500kW左右,0-100km/h加速時間預計是3.5秒。

i7 eDrive50L所有車型標配可選礦石白、寶石青、砂金石紅、巖石灰、碳黑色,此外,布魯克林灰是M運動套裝車型的專屬色,空間銀、閃耀銅灰色、神秘灰則是豪華套裝車型的專屬色。

當然還有付費選裝的車漆,所有車型均可付費選擇丹泉石藍(1.2萬)、碧璽灰(1.2萬元)、磨砂純灰色(2.54萬元)、磨砂深灰色(2.54萬元)、個性化定制磨砂丹泉石藍(2.54萬元)以及個性化定制特別車漆(5萬元)。

雙色車漆僅尊享型可選,要價9.22萬。車身上半部分可選巖石灰或寶石青。若選巖石灰,則下半部分可搭配寶石青、碧璽灰、丹泉石藍、砂金石紅;若選寶石青,則下半部分可搭配碧璽灰、丹泉石藍、巖石灰、砂金石紅。若雙色車漆的下半部分選擇了個性化定制特別車漆,那么價格變更為15萬元,這一點同樣適用于i7 xDrive60L車型。

i7 eDrive50L領先型標配Veganza皮革內飾,可選擇干邑色、黑色、摩卡色、黑色拼接勃艮第紅。尊享型標配個性化定制擴展Merino真皮內飾,可選擇松露色、阿瑪瑞恩紅、煙白色、摩卡色、黑色。

尊享型還提供個性化定制全Merino真皮內飾的付費選裝,可選擇松露色、阿瑪瑞恩紅、煙白色、摩卡色、黑色,價格均為8.4萬元。另外,尊享型還可花費9.17萬元選擇全Merino真皮內飾(拼接色),可選顏色為灰褐色拼接暗夜藍、焦糖色拼接阿特拉斯灰。

在內飾飾條上,i7 eDrive50L領先型標配帶開孔材質的棕色椴木細線紋高級木飾,并且可以付費選擇帶灰色高光飾條的橡木紋理高級木飾、帶灰色金屬開孔效果的白蠟木紋理高級木飾,價格均為5300元。

尊享型標配帶灰色高光飾條的橡木紋理高級木飾,并且可以免費選擇帶高光金屬效果的黑色細線紋高級木飾(僅限M運動套裝車型)、帶灰色金屬開孔效果的白蠟木紋理高級木飾、棕色椴木細線紋高級木飾搭配黑色鋼琴漆。同時還可以付費選擇M碳纖維搭配黑色鋼琴漆、帶開孔材質的個性化定制灰色白蠟木高級木飾,價格均為2400元。

在選裝配置上,i7 eDrive50L的領先型和尊享型有一些差異,比如在尊享型上,BMW懸浮式巨幕、5G能力、智能互聯駕駛座艙均為標配。同時相比于領先型,尊享型還可額外選裝整體主動轉向系統前排座椅按摩、寶華韋健鉆石環繞4D音響系統、個性化定制Alcantara墨灰色車頂蓬等。

3奧迪:Q8 e-tron/e-tron GT回頂部

3
 
奧迪2023
奧迪2023入華新車
 一汽-大眾奧迪Q3中期改款、Q6 e-tron
上汽奧迪 Q6 e-tron
進口奧迪 Q8 e-tron、Q8 e-tron Sportback、e-tron GT
奧迪Q8 e-tron

奧迪Q8 e-tron作為奧迪e-tron的繼任者,采用了全新的命名方式。新車定位為品牌旗艦純電動SUV,共推出Q8 e-tron、Q8 e-tron Sportback、SQ8 e-tron和SQ8 e-tron Sportback四個版本,并計劃于2023年在中國市場上市。

奧迪Q8 e-tron」

奧迪SQ8 e-tron」

  外觀方面,新車在細節上進行了優化升級,多邊形前格柵換裝全新的樣式,同時加入亮黑色飾板進行點綴,汲取了e-tron GT的設計元素。在空氣動力學方面,Q8 e-tron的空氣阻力系數從0.28降低至0.27,Sportback版本由0.26降至0.24。

  內飾方面,新車依舊采用熟悉的設計風格,出了全液晶儀表之外,還包括10.1英寸的中控顯示屏以及8.6英寸的空調控制屏,同時提供HUD抬頭顯示可選。

  動力部分,新車共提供三種動力可選,其中50 e-tron在Boost模式下總功率為250kW,峰值扭矩為664N·m。續航方面,50 e-tron車型的電池容量為89kWh,Q8 e-tron的WLTP續航為491km,Q8 e-tron Sportback為505km,零百加速成績為6秒。

  55 e-tron在Boost模式下可輸出最大功率300kW,峰值扭矩為664N·m。與之匹配的是104kWh電池包,使得Q8 e-tron的WLTP續航里程為582km,Q8 e-tron Sportback為600km,零百加速5.6秒。

  而SQ8版本則配備了三電機驅動系統,其中在前軸配備了一個電機,后軸配備了兩個電機,系統最大功率370kW,最大扭矩973N·m。續航方面,新車同樣搭載了104kWh的電池組,SQ8 e-tron的續航里程為494km,SQ8 e-tron Sportback續航為513km,零百加速僅為4.5秒,極速可達210km/h。

  此外,50 e-tron最大充電功率為150kW,而55 e-tron和SQ8版本將充電功率提升到了170kW,電量從10%充至80%僅需31分鐘。

奧迪e-tron GT

奧迪RS e-tron GT已經在國內上市,售價146.88萬。普通版的e-tron GT也將在2023年內公布中國市場售價。新車定位于電動四門GT跑車,并與保時捷Taycan一樣都基于J1平臺打造,還將與奧迪R8共線生產,并集成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黑科技”。

奧迪e-tron GT正式發布

  外觀上,奧迪e-tron GT詢底價|查參配)整車應用了激進前衛的設計手法,前臉造型家族氣息濃重,與奧迪最新的A5、A7均有幾分相似;一體式進氣格柵于位于前臉的正中央,與奧迪e-tron和相比,奧迪e-tron GT采用了更多平直設計, 進氣格柵上部采用車身同色系的封閉設計,并配其蜂窩狀的設計,整體像極了中世紀重甲騎士身上鎧甲的鱗片,新穎且具備很強的視覺吸引力。

奧迪e-tron GT正式發布

  同時,前臉的大型進氣口結合精準設計的導流槽,可更加高效、精確地對總成、電池和制動系統進行冷卻。 機蓋表面的空氣力學設計造型線可通過合理的設計使氣流包裹車身,從而減少不必要渦流。而兩側狹長的矩陣式大燈搭載了最新的LED和激光技術,可實現動畫投影功能,可以生成動態離家和回家動畫,光波水平延展。

  車身側面造型具有極強的轎跑風味,后輪拱上的側圍肩線挺立并向外延伸,與飽滿的駕駛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凹凸有致的車身側面造型,吸引視線下移至車身地板區域。而輪轂的設計,也遵循了空氣力學理念,每個輪轂都搭載雙五輪輻設計,此設計可使制動盤獲得最佳通風效率,同時減少空氣阻力。

  此外,新車還配備285/30 R22尺寸的輪胎,使得全新奧迪e-tron GT的側面造型更顯張力。

  來到車尾,一條“魚骨”式的尾燈貫穿車尾,在兩側邊緣處分散成獨立的菱形LED燈塊,辨識度十足;后包圍上大尺寸的擴散器暗示了其擁有強悍的性能。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990/1960/1410mm,軸距2900mm。

  進入車內,整個內飾設計兼具更多的日常實用性以及質感,熏黑的主題配色搭配貫穿式銀色飾板,營造出寬闊的內部空間感。而中控、上部的大尺寸觸摸屏以及貫穿車門與駕駛艙處的線條,形成環抱式的座艙,層次分明,功能布局也清晰規整,造就更人性化的人機交互空間。

  方向盤則采用標志性的奧迪三幅式設計,整體呈D字型布局,并采用翻毛皮進行包裹,而兩側分布著實體多功能按鍵,下方則為鏤空設計,并配有專屬標識。

奧迪e-tron GT正式發布

  此外,新車還采用了全新的電子檔桿,不過與全新A3上所使用的有明顯不同,造型更為小巧精致,搭配一圈銀色底板,猶如航空艙的動力推拉桿。

  全新的12.3英寸數字液晶儀表盤(分辨率1920 x 720),不僅首次采用了六邊形樣式,更是在功能上能根據駕駛員的喜好調節顯示信息,包括虛擬儀表盤、帶有里程信息的導航以及娛樂功能菜單等。而一旁的10.1英寸中控屏,通過下方黑色面板對造型的塑造,從而營造出懸浮屏的既視感;內嵌系統則為MIB 3,支持自然語音控制系統、無線Carplay/Android AUTO等先進功能。

  同時內置的奧迪connect網聯服務提供奧迪connect緊急呼叫服務集成了奧迪connect遠程操控功能,可以實現遠程鎖定、充電、溫度調控等服務。此外,還提供奧迪智能互聯導航&信息娛樂服務,支持在線交通信息查詢、Google Earth™導航服務、Amazon Alexa等功能。

  其他配置上,e-tron GT還支持手機無線充電功能、710W的Bang & Olufsen高級音響系統(配有16個揚聲器,其中包含兩個3D音效揚聲器)。

  在智能輔助配置上,奧迪e-tron GT和RS e-tron GT標配奧迪預防式前部安全系統、奧迪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并可選配“長途旅行”、“城市路況”、“泊車輔助”系統,三個系統均包含在輔助駕駛系統增強版中。此外,還可選裝夜視輔助系統、全景泊車輔助系統。

  而座椅部分,新車搭載了源自賽車的前后排運動座椅設計,出色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使奧迪e-tron GT即使在急速轉彎時也能提供橫向支撐。空間上,奧迪e-tron GT共有兩個行李廂,配合大尺寸尾門設計的后部空間,可提供高達405L的行李廂容積;此外,機蓋下方還配備額外的81L儲物空間。

鋼鐵俠同款座駕 奧迪e-tron GT技術參數首次公開

鋼鐵俠同款座駕 奧迪e-tron GT技術參數首次公開

  車架結構上,奧迪e-tron GT由多種材料制造而成,在車身側圍的A柱、B柱、車頂梁、地板等位置使用了熱成型鋼材(超高強度鋼),頂部分由碳纖維和鋁型材制作而成(這項技術是保時捷Taycan是沒有的!)

  奧迪e-tron GT還搭載了一套e-sound系統,可對車內、車外進行了主動發聲的特殊設計。

  而車輛聲學警示系統(AVAS),其中安裝在車輛前部的揚聲器可發出AVAS聲音(低速行駛發出警示音);同時還可選裝在后部增加第二個大喇叭,因此可讓駕駛室內的兩個揚聲器提供了富有情感的聲音體驗,兩個控制單元還根據車速或油門位置等變量來模擬引擎的聲音。

  動力部分,奧迪e-tron GT搭載了總功率達350kW(476PS)的前、后橋雙永磁同步電機,峰值扭矩630N·m,可實現quattro四輪驅動,0-100km/h加速僅為4.1s,最高時速被控制在245 km/h;而奧迪RS e-tron GT最大功率更是達到了440kW(598PS),峰值扭矩830N·m,0-100km/h加速僅為3.3s,最高時速被控制在250 km/h。

奧迪e-tron GT動力參數
 部件 最大功率
綜合功率 350kW(476PS) 
 前電機 175kW(238PS)
 后電機 320kW(435PS)

  同時由于前、后橋之間沒有機械連接,所以e-quattro四驅系統可以精準的控制前、后橋之間的動力分配以及同橋間左、右車輪之間的動力驅動,實現不同工況下雙電機動力在四個車輪間的最優化的分配。

  此外,新車還搭載了動態四輪轉向技術使,可極大提高車輛的敏捷性、轉向精準性,以及出色的方向穩定性。

奧迪e-tron GT正式發布

奧迪e-tron GT正式發布

  懸掛系統上,e-tron GT采用雙叉臂式懸架結構,包括連桿及副懸架在內的幾乎所有零件,都由鋁合金制成;其搭載的電動轉向系統轉向更精準。此外,主軸驅動裝置最高能將后輪反方向旋轉2.8度,在時速達50km/h左右時,再以約50km/h的速度旋轉至同方向,進一步提升轉向精確性和車身穩定性。

  電池部分,新車搭載了93 kWh的鋰離子電池(33個模組,每個模組中有12個軟包電芯),可帶來超過488km的純電續航(WLTP),并全部安裝在整個地板下方及前、后橋之間,實現了極低重心,對整車在動態操控維度受益頗多;配合全新的能量回收系統,將雙電機及電控液壓整合制動系統完美融合,可實現續航里程30%的提升。

  同時能量回收系統還擁有不同的回收模式組合:使用換檔撥片調節回收力度實現滑行能量回收、通過基于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的預測效率輔助系統實現自動滑行回收、以及通過在電機動能回收減速和液壓制動系統減速之間平穩地過渡實現制動回收,僅通過電機就可回收0.3g的動能,且無需使用傳統的液壓制動器,并適用于90%以上的制動場景。

  對于充電,奧迪e-tron GT標配11kW交流充電(后期可升級22kW),同時還支持直流充電,標準輸出功率最高可達270kW,5分鐘充電可滿足100km續航;23分鐘內電池電量即可從5%充到80%。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謝鵬)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謝鵬 副主編

    理工男悶而不騷,累仍會愛。歡迎大家來暢談毀三觀的那點事兒。

    熱門文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月,九九久久99精品,久久综合免费乱子伦精品,久久精品无线播放
    日本精油按摩视频福利精品 |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亚洲字幕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13 | 六月丁香婷婷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