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uto試駕謳歌RDX 新銳派精英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 也只有本田,每一次新車試駕活動都會把工程師們請到現場,跟大家作無縫交流。謳歌自然不會例外,RDX項目總負責人巖井正志先生、RDX底盤設計負責人松本英樹先生、RDX車型測試負責人小林章先生,在全天兩百多公里的試駕中一路相伴。也因為這樣,我們才知道RDX為什么在北美賣得這么好、RDX原來跟CR-V并沒有太多必然聯系、為什么不配上SH-AWD超級四驅系統、RDX的E-DPS實時智能四驅又是什么一回事......
● 是好東西但卻吃了政策的虧
對于謳歌而言,在國內市場沒有什么事情比擴充產品線更加迫切的了,所以緊湊型SUV車型RDX在今年初底特律車展首度發布的時候,已經基本敲定也會在最短時間內把鑰匙交付給中國客戶。
大家可能會對RDX有點陌生,但事實上眼前俊俏的新車已經是RDX的第二代產品了。誕生于2007年的第一代RDX堪稱家族里面的“異類”,它使用的是一臺2.3T 直列四缸i-VTEC發動機,沒錯,是如假包換的渦輪增壓,而且硬是往細小的身軀內塞進一套并不輕巧的SH-AWD超級四驅系統。當然,第一代RDX跟任何一臺稍微有點特色的本田車一樣:與國內消費者無緣。所以我們也不知道開起來會是怎樣一種調性。
不過貌似老美們也不怎么賣帳,所以最新一代RDX作出了徹底的改變,體型略微增大,緊貼假想敵寶馬X3和奔馳GLK,在美國官網上的視頻介紹里,一開始就突出了這個特點:“不太大,也不太小”。動力方面搭載一臺配備VCM可變氣缸系統的3.5L V6發動機,驅動系統也簡化為E-DPS實時智能四驅。
在謳歌看來這臺VCM發動機是一件如“尚方寶劍”一樣貴重而精良的寶貝,事實也的確如此,它能夠在3缸、4缸和6缸之間,自動因應行駛狀況和駕駛者意圖進行切換,而且這種切換只會“偷偷摸摸”地在你不經意間進行。對此我非常認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時兼顧動力與油耗,尤其在北美市場,人家有錢,人家的油便宜,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就不在乎油耗。特別是在新晉的精英階層里面,環保和節能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要不然混合動力就不會在北美風生水起了。
意識在進步,但他們平常駕駛的路況并沒有太大改變,那筆直寬敞的公路呀!那是多么的需要一臺大排量的引擎,因為那意味著更加豐厚的功率儲備、更加敏捷的超車和爬坡能力,更加輕松的巡航表現。可想而知在北美市場,這臺帶有VCM可變氣缸系統的3.5L V6引擎是多么的讓謳歌引以為傲,尤其是它驚人的油耗,甚至比上一代RDX的2.3T i-VTEC還要省油。
當然,世上那有十全十美的事情,VCM并不便宜,甚至可以說是很貴。在試駕完之后的交流環節,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為什么RDX沒有后排出風口,為什么發動機蓋還用那條瘦得可憐的鐵桿。謳歌的工作人員私底下微笑著尷尬地問我:怎么好像大家都不太關心VCM呢?呵呵,我也只能一笑而過,只怪目前普羅大眾都喜歡看發動機蓋是否液壓支撐來判斷一臺車子是否厚道,而不是發動機里面那些看不到的東西,而偏偏謳歌就是不懂得去“包裝”。
而假如RDX用的只是一臺沒有VCM的普通V6發動機,那么省下來的錢足夠給車上所有能開合的東西,包括煙灰缸蓋,都裝上液壓撐桿了,但這樣真有意義么?謳歌也好本田也好,都極端地重視成本效益,無關痛癢的東西不會花太多的心思,精力都花在刀刃上面。例如隔音,對于一臺豪華緊湊型SUV來說相當重要,所以RDX在四個輪拱內部除了常規涂層之外,還全面覆蓋隔音絨棉。如果你是一名本田車主的話應該會羨慕得兩眼發光,因為很多本田車型的輪拱里面都只有一層薄薄的透明防銹涂層而已。
不過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對于進口大排量車型執行典型的一刀切稅費政策,除了25%的進口關稅之外,排量3.0L-4.0L之間還需要繳納25%的消費稅,再加上增值稅等等亂七雜八的項目,排量3.0L-4.0L之間的進口車綜合稅率高達95.4%。
而更加“杯具”的是從2011年年底開始,我國對美國進口2.5L以上的車型征納不同程度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俗稱雙反稅)。所以在這種政策背景下,3.5L排量的RDX可是吃大虧了,縱使它的油耗其實非常低,我們試駕的路線由市區、高速公路和山路構成,電腦顯示的百公里油耗只是在9升到10升之間!
早前我的同事劉石磊曾經親赴美國試駕RDX,車市欄目也作過詳細到店實拍,如果想詳細回顧RDX的外形介紹可以點擊以下文章:
北美試駕新一代謳歌RDX 走向主流陣營
//roadtest.pcauto.com.cn/tiyan/1208/2062961.html
新謳歌RDX實拍體驗
//www.hedaojinfu.com/teach/tiyan/1207/2052541.html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