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原來亞洲人設計汽車也很溜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汽車設計,關乎一個汽車品牌的調性和價值,更對產品銷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這個日益崇尚高顏值的時代,我們常說,好不好看往往是一款新車能否成為爆款的首要因素,因此,如果要論一家車廠里誰最可能起到點石成金效果的話,那么無疑便是設計師。
提到汽車設計師,很多會首先想到喬杰托·喬治亞羅、克里斯·班戈、瓦爾特·德·席爾瓦、彼得·希瑞爾、沃爾夫岡·艾格等西方名字。的確,西方(尤其是西歐)作為汽車發源地以及現代汽車工業集大成之地,早已經形成了一套富有生命力的設計哲學,或者說設計思想體系,因此從來不乏引領風騷的“大神級”人物。在這方面,東西方尚且存在明顯的差距,但不得不說,大概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咱們亞洲人當中也涌現出了不少才華橫溢的汽車設計師。而接下來,我便將分上、中、下三期,分別介紹中、日、韓當中的代表性人物以及其作品。
在國內,比較少人聽過賴平這個名字,但這位風度翩翩、穿搭時尚的老爺子卻是迄今為止國際上最富盛名的華人汽車設計師。無論是資歷,還是個人作品,他都能排進世界頂尖汽車設計師行列。
1951年3月20號,賴平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里,父親是太古船廠的工人,母親是小學老師,他還有兩個妹妹。
賴平從小就貪玩叛逆,不聽大人的話,也不愛學習。除了對英語很有天賦和熱情之外,其他學科簡直 一塌糊涂,經常在班內排名墊底。
由于早早就斷了考大學的念頭,賴平初中畢業后便進了父親所在的船廠,跟著老師傅做學徒工。在那段時間里,他每天要加工金屬零件和木材結構,甚至后來還要參與繪圖和噴涂等工作,久而久之,便掌握了一些跟設計相關的基礎能力。
賴平是最早一批受嬉皮士文化影響的香港年輕人,從初中開始就熱衷于做一些自己覺得很酷的事,比如聽搖滾、留長發、玩滑板。進入青春期之后的他更是生性不羈,所以很顯然,船廠對于他來說不是久留之地,呆了兩年之后,他便不顧父母強烈反對,毅然決然地離開。
在挺長一段時間里,賴平的工作都沒有穩定過,他當過紡織廠工人、電話公司制圖員等等,每一次都做不長久,當忍受不住枯燥時,他就果斷離職去當無業游民。
賴平在香港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歐式家具店當學徒,期間對家居設計產生了濃厚興趣。也許天生是做設計的料,他憑借之前船廠和電話公司的工作經驗,居然便能慢慢摸索出家居設計圖里面的門道,甚至還幫客戶畫一些簡單方案。
后來賴平也意識到自己有設計方面的才華,于是堅定自己應該去歐洲闖一闖。一方面,因為在香港上大學需要通過嚴格的考試;另一方面,當時歐洲有充滿浪漫的社會氣氛和發達工業,是設計師們所向往的圣地。
1972年,賴平只身一人前往意大利羅馬,他的朋友幫他聯系了意大利工藝美術高等學院(ISIA)。在那里,賴平花了6年時間,總算拿到工業設計的學士學位,當時他已經27歲。
考慮到德國是現代設計的發源地,而且工業水平又是當之無愧的歐洲之最,所以他畢業后滿懷希望地前往德國找工作。在經歷四處碰壁之后,賴平抱著碰運氣的心態去應聘福特歐洲設計中心助理設計師的崗位,他心想,反正汽車也是工業品的一種。
等到面試當天,賴平才知道,原來自己所學的工業設計和汽車設計并不是一回事,最后面試自然是以失敗告終。但幾天后,賴平收到一封福特寄來的信,里面有一張飛往倫敦的機票,還有一份RCA的入學通知書(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原來,福特面試官很欣賞賴平,所以申請資金讓他去RCA讀交通工具設計專業,碩士學業完成后再到福特任職。
RCA是世界前五的設計名校,賴平在那里苦讀兩年,不僅以優異成績成功畢業,還獲得過約翰·奧吉爾紀念獎學金。從當年的香港學渣,搖身變為世界名校的學霸,這段學業經歷稱得上完美逆襲,但僅僅只是其人生開掛的剛開始而已。
在福特期間,賴平主導設計了Fiesta 、Sierra、Escort、Scorpio等車型,開始在汽車設計領域嶄露頭角。干了三年多之后,寶馬向他伸來橄欖枝,承諾給他一支設計團隊,并安排高級設計師的頭銜。賴平雖然對福特心懷無限感恩,但為了自己的設計理想和人生抱負,終究還是選擇加入寶馬。
賴平設計的第二代福特Fiesta
1984年來到寶馬后,賴平的表現用現在的話來形容就是“人狠話不多”,他一出手就是一份在當時充滿前衛及運動氣息的設計草圖,很符合寶馬品牌調性。這份草圖順利擊敗了其他設計團隊,于是賴平成功當選第三代寶馬3系的主設計師。
在設計第三代寶馬3系量產車的過程中,賴平敢于顛覆傳統。他是第一個拋棄金屬保險桿設計,將其改成塑料件的人,雖說當時在公司內部引起強烈反對,但他毫不妥協,同時,他還對大燈組等進行了大調整。就最終效果而言,第三代寶馬3系明顯比前一代更現代、更年輕,至于銷量,也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寶馬呆了差不多五年之后,賴平迎來職業生涯更進一步的契機。1989年,保時捷陷入低谷,當時由于產品缺乏創新、銷量低迷,公司財政遇到極大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保時捷急需一款顛覆性的產品來扭轉頹勢。于是,保時捷向當時在寶馬公司如日中天的賴平伸出了橄欖枝,給他的職位是研發設計部總監,并交付他最重要的項目——第五代保時捷911(996)。
心懷野心的賴平當時就心動了,畢竟幾乎對任何一個汽車設計師而言,能為保時捷911這樣的經典車型設計全新外觀都是無上的榮光,所以他二話不說就決定離開寶馬,加入保時捷。
1996年,賴平主導設計的第五代保時捷911(996)發布,這是歷代911中設計變革最大膽的一次,賴平將經典得不能再經典的圓形大燈改成不規則造型,因此引來不小的爭議。不過爭議歸爭議,這一代保時捷911市場反響極好,創造了車系新的銷量紀錄,進而讓保時捷擺脫被收購的命運。
隨后,賴平繼續被保時捷委以重任,而他也不負眾望,接連設計出Boxster、Cayman等熱銷車型,幫助保時捷蒸蒸日上,成為最賺錢的跑車廠商之一。后來在2005年,54歲的賴平登上保時捷首席設計總監的寶座,并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做到2013年退休,傳奇般的汽車設計生涯告一段落。
保時捷Boxster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