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出龍舌蘭 還有哪些品牌不止在造車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2018年愚人節,埃隆·馬斯克在惡作劇中曾配圖假稱特斯拉破產,文案是“周圍散落著Teslaquilla酒瓶,臉上的淚痕依然清晰可見。”結果沒多久,就有特斯拉狂熱粉絲強烈要求他推出一種以特斯拉命名的酒。
天馬行空的馬斯克當然感興趣!于是特斯拉在2018年就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交了“Teslaquila”商標的申請,該商標將用于“蒸餾龍舌蘭酒”和“蒸餾藍色龍舌蘭酒”。上月,埃隆·馬斯克終于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龍舌蘭酒即將問世。熱愛“雜貨鋪”生意的馬斯克,又一次喜提熱搜。
其實,車企熱衷于跨界早就是公開的秘密,甚至有的,汽車才是他們正兒八經的副業。
在二月份疫情爆發,各類防疫物資大量緊缺的時候,一張印有"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海報,在各大社交平臺迅速刷屏,相當提振士氣。喊出這句口罩的,正是“五菱汽車”。2月6日,五菱宣布聯合供應商生產口罩;2月8日,首批20萬口罩下線;2月14日,五菱無塵車間全自動生產線組裝,調試完畢,一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達到170萬個,隨后100萬只五菱口罩正式交付。
隨后在2月20日,五菱更是造出了智能移動測溫車,可以在2米范圍內對大面積移動人群進行移動測溫,降低了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風險。
五菱迅速響應國家號召挺身而出,轉型防疫物資生產,世界工廠當真是跑出了中國速度。此外,五菱初期生產的口罩,都免費捐給了柳州市政府用于防疫工作,企業精神值得點贊。
除了五菱,廣汽集團也在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組織人員前往相關機構進行口罩生產設備的學習。2月20日,廣汽集團正式開始自制口罩的批量生產,5條生產線同時開啟,日產能達到25萬。同日,廣汽集團向廣州市慈善會、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分別捐贈首批自制口罩100萬只和現金人民幣500萬元,廣汽傳祺捐贈價值人民幣500萬的防疫用車。
到了二月底,30臺設備的自制完成,廣汽集團的口罩產量正式穩定在100萬只的日產能,讓人驚嘆。
在疫情初期,有機構曾測算過,按中國總人口和出行人口的比例,中國的每日口罩缺口高達1.8億/天!正是有了車企的“硬核”跨界,汽車牌口罩加入,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口罩自由”。
大家都知道大眾“套娃”汽車滿街跑,年產量高達五六百萬。但其實,大眾每年生產最多的可不是汽車,而是香腸,年產量最高能達到800萬根,連在一起足夠從沃爾夫斯堡的大眾總部延伸到意大利的羅馬。或許,這是因為大眾牌香腸才更能貼近德國人民的生活。
其實大眾最初香腸的出現只是為了解決員工的溫飽,1938年德國政府決定在沃爾夫斯堡建立群眾廠區,大眾總部人數在短時間內劇增,于是大眾就成立了肉制品加工廠,甚至還建立農場,在解決了自身的問題外,想不到香腸還有富余,也就從此走上了靠賣香腸“發家致富”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大眾香腸已經足足問世了46年,期間也只因為90年代歐洲爆發瘋牛病,將原料中的牛肉剔除了出去。并且大眾堅持使用100%純豬肉,還對豬肉的脂肪含量都有明確限制,只會用20%脂肪含量的豬肉來生產香腸,德國人在吃這一點上,可真是一點不含糊。
光有香腸還不夠,大眾還曾選擇Mondelez生產的番茄醬,搭配自家的香腸,但是這個牌子的蕃茄醬于2017年停產了,陷入“番茄門”的大眾如今選擇Develey供應。
開頭我們已經講了,7月8日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文透露,特斯拉推出的第一款龍舌蘭酒——Teslaquila,即將上市。從照片來看,特斯拉牌龍舌蘭的容量是標準的750ML。
其實在2013年,好萊塢著名演員、制片人兼導演喬治·克魯尼就推出了Casamigos品牌,正式進入龍舌蘭酒市場,結果在2017 年突然爆紅,隨后,英國酒水飲料企業帝亞吉歐(Diageo)斥資10億美元將其收購。
至于特斯拉牌的龍舌蘭最后能不能讓埃隆·馬斯克賺得盤滿缽滿,我們只能是“拭目以待”了。大眾和特斯拉,一個做香腸,一個賣威士忌,當真應了那句話“要抓住消費者的心,先得要抓住消費者的胃。”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