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我們的距離! 感受兩國文化差異
編者按:我是一個憤青,骨子里有著大中華的優良血統,但還好,我并不盲目的排外,還能理性的看到問題。此次借東京車展之機有機會感受日本的國土人文,讓我感受頗多,筆者就用一個小市民的眼睛將看到的與想到的表達出來,最終的結果就是:希望我們的祖國早一點強大起來,至少讓我在人到中年之時,看到一個高度和諧的社會……
日本本土 小型車的天下 每一個停車場就是一個車展現場
2007年10月下旬,受到豐田中國的邀請,有機會參加2007東京車展,關于車展的報道,筆者在此不再詳述,因為已經有了相關專題。而此次想說的就是閑暇之中對日本的一些認識。從自己的專業性質來說,當然是想談談汽車。在之前,聽很多去過日本的人都說,日本是一個小型車的王國,這甚至是日本的一大特色,可以成為一種風景。對此,筆者深信不疑,但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我的腦子中的概念始終有些模糊。
應該是花冠 看樣子是現行的上一代
日本是一個汽車產業十分發達的國家,其中的本土品牌: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斯巴魯、鈴木等等在世界汽車產業都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特別是前三者的強大,他們足以讓歐洲或者美國的汽車感到汗顏。日系小車如何豐富?我可以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在筆者從東京去往箱根(富士山角下)的高速公路上,或者在東京市區行駛時,各式各樣的小車吸引著你,我敢保證,這其中有50%你認不出是什么型號,哪個年代的產品,因為幾大日系車廠引進中國的車型只是本土車型的一部分,而有些車型只在本土生產銷售,加上日本汽車工業也有幾十年的歷史,那些年代久遠、但依然保養的十分完好的車型更是讓你無法辨認,只是感覺很有意思。同時,筆者發現,在日本的街頭,很多車可以沒有真皮座椅、天窗或者更多配置,但95%的汽車都有GPS導航系統。在東京街頭,改裝車并不多,由于看車都是一瞬間的事情,所以也無法得知其中的改裝程度,但聯想其汽車工業的發展程度,與之前在其它資料上了解,其整體水平應該比國內要高。
看到寶馬后面的那一輛車嗎?本田,是什么?不知道
寶馬1系,應該很快也會進入中國
在去箱根的途中,記者團有機會在一個服務區休息20分鐘,而筆者就是利用這短短的時間專門去拍攝了一些國內看不到的車型,所以下面圖片幾乎都是在這個休息區停車場拍攝的。如果給我更多的時間,我愿意在這里停留一天,因為不斷進進出出,讓這個停車場成為一個流動的車展現場,為什么?大家知道日本是一個十分注重環境衛生的國家,所以你在他們的城市與農村幾乎不會感覺到灰塵,更別說是垃圾,而在城市與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都十分干凈,不論年代久遠,都保持的較為完整,幾乎和新車一樣,所以筆者稱之為流動的車展。與國內的自駕游不同,日本車主在遠行期間車內會擺放很多東西,有時你看到車內很多時候只留下坐人的空間,其它都被類似衣服或者日用品占據,請問,這是搬家還是旅游呢?由于時間關系,很多車型筆者還沒來得及拍攝,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偌大的停車場,我找不到一片垃圾!
Cross Polo 很快會進入中國 四輪碟剎
走在日本的土地上,我們發現很多的歐洲車在行駛,從經濟型的到高檔的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都有,標致206、第四代GOLF等老車型也能看到。尤其是奔馳、寶馬、奧迪,很多在國際上剛同步不久,還沒來得及引進國內的車型,在日本的土地上已經行駛,而筆者從側面打聽,原來日本的富有階級也喜歡歐系車,這算是崇洋媚外嗎?無法解釋。但在日本我們有兩種車是看不到的,其一,是韓國車,或者日本人是看不起韓國車;其二,美國轎車,只看到極少數美式SUV,多數是老外在開。
在筆者看來,抱著觀光的態度,日本的小車確實值得你去研究一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